热烈祝贺!蒋波主任当选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工伤康复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
2022年2月24日,中国康复医学会工伤康复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北京召开。受疫情影响,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主会场设在中国康复医学会会议室。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兼常务副会长牛恩喜、国家人社部工伤保险司郑玄波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工伤保险事务管理中心王培亮主任、李雪萍教授及刘铁军教授,蒋波主任等工伤康复委员会候选委员代表到达主会场参会,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百名委员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参加了成立会议。会议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贾付坤副秘书长主持,按照《中国康复医学会章程》《中国康复医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工伤康复委员会委员94人,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湖南省康复医院蒋波主任当选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工伤康复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
会上,牛恩喜书记和郑玄波司长为参加线下会议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颁发了聘书。新当选的李雪萍主任委员做了表态发言,她表示将在中国康复医学会的领导下、在国家人社部工伤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与各位副主委、常委一起,带领全体委员共同努力,把工伤康复委员会的工作做实做好,加快推动工伤康复的发展步伐,为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增光添彩。
牛恩喜书记在讲话中对工伤康复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充分阐述了组建工伤康复委员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委员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工伤康复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要围绕学会的职责任务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政治引领作用,为委员会发展保驾护航,把握方向;二要注重人才培养。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康复人才决定康复未来,要充分发挥工伤康复委员会专家资源,结合工伤康复专业特点,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支优秀的工伤康复人才队伍;三要大力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积极组织学术活动,大力开展学术研究和技术帮带、科学普及,发挥技术辐射作用,努力提升我国工伤康复的整体水平;四要不断加强委员会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并做大做强,同时根据学会有关章程和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委员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细则,杜绝违纪违规问题发生,确保各项工作在法制允许范围内运行,不断提升工伤康复委员会规范化管理水平。
郑玄波司长在讲话中提到,刚刚成立的中国康复医学会工伤康复委员会是我国首个全国性、以工伤康复为工作重点的学会分支机构,为我国工伤康复界的专家学者和工伤康复管理部门搭建起了共谋、共商、共促工伤康复事业发展的极好平台,是全国工伤康复工作的一个新突破,对于促进全国工伤康复标准化建设、探索工伤康复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实现工伤康复事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对工伤康复委员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三个希望:第一要站位高远,引领工伤康复发展新方向。继续拓宽工伤康复标准化服务渠道,打造工伤康复新模式,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借鉴的工伤康复先进经验,发挥好在全国工伤康复工作中的引领作用;第二要高屋建瓴,激发工伤康复发展新动力。依托国内丰富优质的专家资源和高效顺畅的行政管理系统,促进工伤保险政策、工伤康复标准与工伤康复服务机构的有机融合衔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共享,展现展示工伤康复事业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第三要高瞻远瞩,激扬工伤事业发展新活力。坚持高点定位、分类开展、因时制宜,探索工伤保险其他业务的新型社会合作模式,体现整体效果、系统优势,实现专业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有机结合。最后,郑司长代表国家人社部工伤保险司表示将全力支持中国康复医学会工伤康复委员会的工作,努力为我国工伤康复工作的开展提供积极有利的条件。
撰文:科教科蒋波
核稿:科教科蒋波
责编:宣传联络部盛幸梓
Copyright © 2021-2023 湖南省康复医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21021118号